H级战列舰

H級
H Klass
藝術家Richard Allison所畫的想像圖
概觀
艦種战列舰
擁有國 納粹德國
前型俾斯麥級
次型最新型
同型預計6艘
結局計劃取消
技术数据
標準排水量H39: 56,444噸(空船:55,553噸;滿載:62,219噸)
H40:N/A
H41: 68,800噸(空船:67,700噸;滿載:75,800噸)
H42: 90,000噸(空船:89,000噸;滿載:99,000噸)
H43: 111,000噸(空船:109,000噸;滿載:122,000噸)
H44: 132,000噸(空船:132,000噸,滿載:141,500噸)
全長H39: 277.8公尺(911呎5吋)
H40:N/A
H41: 282公尺(925呎2吋)
H42: 305公尺(1,000呎8吋)
H43: 330公尺(1,082呎8吋)
H44: 345公尺(1,131呎11吋)
全寬H39: 37公尺(121呎5吋)
H40:N/A
H41: 39公尺(127呎11吋)
H42: 42.8公尺(140呎5吋)
H43: 48公尺(157呎6吋)
H44: 51.5公尺(169呎0吋)
吃水H39: 10公尺(32呎10吋)
H40: N/A
H41: 11.1公尺(36呎5吋)
H42: 11.8公尺(38呎9吋)
H43: 12公尺(39呎4吋)
H44: 12.7公尺(41呎8吋)
动力12×九缸蒸汽柴油引擎(4軸、8軸)
最高速度H39: 30節(55.56 公里/時)
H40: N/A
H41: 28.8節(53.33 公里/時)
H42: 32.2節(59.63 公里/時)
H43: 31節(57.41 公里/時)
H44: 35節(64.82 公里/時)
續航距離H39:19,200浬(35,600 公里)在19節(35 公里/時)
H40:N/A
H41–43:20,000浬(37,000 公里)在19節(35 公里/時)
H44:50000公里在20節(37 公里/時)
乘員3000至5000人
武器裝備H39:8門406毫米(16吋)主砲
12門150毫米(5.9吋)副砲、
16門105毫米(4.1吋)高砲、
16挺37毫米(1.5吋)防空機砲、
12挺20毫米(0.79吋)防空機砲、
6門533毫米(21吋)魚雷發射管
H40:N/A
H41:8門420毫米(17吋)主砲、
12門150毫米(5.9吋)副砲、
16門105毫米(4.1吋)高砲、
32挺37毫米(1.5吋)防空機砲、
12挺20毫米(0.79吋)防空機砲、
6門533毫米(21吋)魚雷發射管
H42:8門480毫米(19吋)主砲[來源請求]
12門150毫米(5.9吋)副砲、
16門105毫米(4.1吋)高砲、
28挺37毫米(1.5吋)防空機砲、
40挺20毫米(0.79吋)防空機砲、
6門533毫米(21吋)魚雷發射管
H43:8門508毫米(20吋)主砲、
12門150毫米(5.9吋)副砲、
16門105毫米(4.1吋)高砲、
28挺37毫米(1.5吋)防空機砲、
40挺20毫米(0.79吋)防空機砲、
6門533毫米(21吋)魚雷發射管
H44:
8門530毫米(20.8吋)主砲、
12門203毫米(8吋)副砲、
16門105毫米(4.1吋)高砲、
28挺37毫米(1.5吋)防空機砲、
40挺20毫米(0.79吋)防空機砲、
6門533毫米(21吋)魚雷發射管、
H39:
側面裝甲(200毫米)、
甲板裝甲(50-200毫米)、
艦橋裝甲(406毫米)、
砲塔裝甲(450毫米)
H40:
N/A
H41:
側面裝甲(220毫米)、
甲板裝甲(50-203毫米)、
艦橋裝甲(460毫米)、
砲塔裝甲(460毫米)
H43:
側面裝甲(250毫米)、
甲板裝甲(80-203毫米)、
艦橋裝甲(508毫米)、
砲塔裝甲(625毫米)
H42:
N/A
H44:
側面裝甲(270毫米)、
甲板裝甲(80-203毫米)、
艦橋裝甲(530毫米)、
砲塔裝甲(650毫米)
艦載機H40–H44:4-9架 阿拉度Ar 196水上偵察機

H级战列舰纳粹德国海军在二战时期计划建造的战列舰。

介紹

H级战列舰(H Klass),為1939年1月海軍元帥埃里希·雷德爾交于希特勒的報告(Z計劃)所提到的方案,並且是為該方案中的核心——主力艦,於同月18日獲得希特勒批准執行[1]

关于H级战列舰的得名,一些英日文网站多有附会为首舰命名为「兴登堡」号(Hindenburg)而得名,更有言之凿凿者称其二号舰命名为「鲁登道夫」号者,中文媒体也多有追随者。实际上,该级战列舰从未正式命名,取其首舰的建造序列号H,称之为H级战列舰。由于该级舰建造工作开始后不久就因为战争爆发而中断,所以德国海军对该级舰设计一直在进行修改。从1939年开始,每年德国海军都会提出改进后的新的H级战列舰设计方案。这些H级设计方案通常以提交的年份加以区分,从最初开工时的H39方案一直排到1944年的H44方案。有人将H39-H44附会为6艘H级战列舰的编号,完全是对德国海军各种编号规则的无知造成的误解[2]。且希特勒也曾在非正式的訪談中提及,他不傾向於將第三帝國相關的名字當成艦船名稱,若損失該艦隻,可能會嚴重影響人民的信心(比如「德國沉了」),所以他本人更喜歡像格茨·馮·貝利欣根烏爾里希·馮·胡滕的艦船名字,至少不會影響民心。藉由此次訪談,上述謠言便不攻自破[3][4]

由於計畫中建造的艦船過於龐大,導致有空間製造該方案的船塢僅有4區。於是海軍部先行建造H39 (H) 與H41 (J) ,先後於1939年7月15日與9月1日開始安置龍骨,但隨著戰爭的爆發,使得前兩艘的建造暫停,H41之後的建造也被無限推遲,時人傳言在戰爭結束前都不會開工。至於H40為何被跳過? 主因是就算計畫A與B,仍無法滿足希特勒的要求,使得最終于1941年放棄方案,改去研究已安置龍骨的H41。[5][6]

H41是H舰设计中最后一艘相对比较现实的方案艦船,因為其有參考實際海戰的情況,並靈活改進,持續到1942,並預定當年開始建造,結果舊船廠合同過期,新船廠接單後將其推延至1945年以後。更糟糕的是,隨著大型战列舰设计的专职团队解散,「设计研究」工作被交给了海军生产协调委员会「业余进行」。1942年8月,海军建造处的H41方案设计工作告一段落,然而,直到戰爭結束,其都未有復工的消息。同樣已暗置龍骨但停工的H39,自當時起已無下文。鑒於原設計團隊被調去研究新型U艇,且H39的合同照理說也已過期,因此她的下場推測是1941年後被拆解,拆下來的零件作為製造U艇原料來源[7][8]

不久,希特勒对德国海军又提出新的巨型战列舰设想。新设想取消了一切对于火炮口径、舰体尺寸和排水量的限制,而设计要求也是笼统而庞大的。新的要求在1942年到1944年间催生了多个设计方案,这些方案按照年份以H42到H44命名。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雷德尔元帅还是他的继任者邓尼茨,都从来没有过问这些方案。而参加这些所谓“方案设计”的人员也并非专职,他们往往有着更多更重要也更紧迫的任务。实际上,德国海军对H42之后的所谓「设计」几乎毫无兴趣,雷德尔邓尼茨的态度就完全可以说明问题。1942年之后的德国海军也对建造巨型战列舰的现实价值产生了怀疑。此时德国最迫切的需求是对潜艇和各种辅助舰艇的改进工作,早已成为镜花水月的H舰的“设计研究”仅仅是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。即使是参与这些「设计研究」工作的海军设计人员,也不认为这些所谓的「设计」能够实际建造。所有的所谓“设计”,基本就是在H41的设计基础上打补丁,完全是一种敷衍的态度。由于取消了一切限制,所以H42之后的「设计」,在船台和港口方面都有严重的问题。当时德国没一座船台能够容纳H42的建造,只能采用船坞建造法。而H44更是无法开进当时任何一个德国港口。所谓“超级战列舰”的研究,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取悦希特勒的一种工具[9]

戰艦裝備

实际上,作为同一个级别,H级别的各艘计划舰的数据在计划上相差就很大,比如H39级别计划装备16.5英寸火炮,而到了H44级别则计划装备20.8英寸火炮。实际上,虽然有文字记载,但该计划中的6艘战舰是否为一个级别仍然具有争议。

後世登場

  • 戰艦世界等舰船遊戲企划创作了以该级战舰为原型的變種形象,當中還有基於其船體而成的裝甲航母。

相關條目

參考資料

腳註

  1. ^ Garzke & Dulin,第311、312頁.
  2. ^ 舰船知识》 2008年第2期第70页 欧阳欣 《德国超级战列舰之梦——H级的来龙去脉》
  3. ^ Jochmann,第411頁.
  4. ^ Picker,第402頁.
  5. ^ Garzke & Dulin,第312、315-318、343頁.
  6. ^ Gröner,第37頁.
  7. ^ Garzke & Dulin,第322頁.
  8. ^ Gröner,第38頁.
  9. ^ 舰船知识》 2008年第2期第78、79页 欧阳欣 《末日狂想曲——从H40到H44》

參考書目

  • Battleship Design H44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  • H45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
  • Breyer, Siegfried.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-1970. Garden City, NY: Doubleday & Company Inc. 1973. OCLC 613091012. 
  • Friedman, Norman. U.S. Battleships: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. Annapolis, Maryland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85. ISBN 0870217151. OCLC 12214729. 
  • Garzke, William H.; Dulin, Robert O. Battleships: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. Annapolis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85. ISBN 9780870211010. 
  • Gröner, Erich. German Warships: 1815–1945. Annapolis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90. ISBN 0-87021-790-9. OCLC 22101769. 
  • Porter, David. Hitler's Secret Weapons 1933-1945. London: Amber Books Ltd. 2010. ISBN 9781906626754. 
  • Breyer, Siegfried.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–1970. Garden City, NY: Doubleday & Company. 1973. ISBN 978-0-385-07247-2. 
  • Breyer, Siegfried. The German Battleship Scharnhorst. West Chester, PA: Schiffer Publishing. 1990. ISBN 978-0-88740-291-3. 
  • Campbell, John.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II. London: Conway Maritime Press. 1985. ISBN 978-0-87021-459-2. 
  • Gardiner, Robert; Chesneau, Roger (编). Conway's All the World's Fighting Ships, 1922–1946. Annapolis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80 [2018-04-16]. ISBN 978-0-87021-913-9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-07-26). 
  • Garzke, William H.; Dulin, Robert O. Battleships: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. Annapolis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85. ISBN 978-0-87021-101-0. 
  • Gröner, Erich. German Warships: 1815–1945. Annapolis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90. ISBN 978-0-87021-790-6. 
  • Jochmann, Werner (编). Adolf Hitler. Monologe im Führerhauptquartier 1941–1944. Hamburg: Albrecht Knaus. 1980. OCLC 600768897. 
  • Maiolo, Joseph. The Royal Navy and Nazi Germany, 1933–39 A Study in Appeasement and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. London: Macmillan Press. 1998. ISBN 978-0-312-21456-2. 
  • Picker, Henry. Hitlers Tischgespräche im Führerhauptquartier. Stuttgart: Seewald. 1965. OCLC 73631668. 
  • Sturton, Ian (编). Conway's All the World's Battleships: 1906 to the Present. London: Conway Maritime Press. 1987. ISBN 978-0-85177-448-0. OCLC 246548578. 
  • Whitley, M. J.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II. Annapolis: Naval Institute Press. 1998. ISBN 978-1-55750-184-4. 
二戰納粹德國海軍艦船
战列巡洋舰
  • 1934
  • 1934A
  • 1936
  • 1936A
  • 1936A (動員)
  • 1936B
  • 1936CC
  • 1938A/ACP
  • 1938B英语German World War II destroyers#Zerstörer 1938BP
  • 1942英语German World War II destroyers#Zerstörer 1942C
  • 1944英语German World War II destroyers#Zerstörer 1944P
  • 1945英语Type 1945 destroyerP
护航驱逐舰
  • F英语F-class escort ship
  • 1941C
  • 1923英语Type 23 torpedo boat
  • 1924英语Type 24 torpedo boat
  • 1935英语Type 35 torpedo boat
  • 1937英语Type 37 torpedo boat
  • 1939英语Type 39 torpedo boat
  • 1940英语Type 40 torpedo boatC
  • 1941英语Type 41 torpedo boatC
  • 1944英语Type 44 torpedo boatC
  • 從外國海軍俘獲的魚雷艇英语Torpedoboot Ausland
  • M英语M-class minesweeper (Germany)
  • R艇英语R boat
  • 封锁突破船
远洋
  • I
  • II
  • VII
  • IX
  • X
  • XIV
  • XVII英语German Type XVII submarine
  • XXI
  • XXIII
  • 从外国海军俘获的U型潜艇英语Foreign U-boats
  • 未完成的U型潜艇計畫英语Uncompleted U-boat projectsCP
  • 海豹英语Seehund
  • 狗魚英语Hecht (submarine)
  • 河狸英语Biber (submarine)
  • 水螈英语Molch
其他
  • 輔助巡洋艦英语Template:German auxiliary cruiser
  • S艇
  • VP艇英语Vorpostenboot
  • MFP登陸艇英语Marinefährprahm
  • 西貝爾登陸艇英语Siebel ferry
S
仅建一艘
C
未成舰
P
纸面计划
德國海軍戰艦
斜體字為未建成艦
德皇腓特烈三世級












黑爾戈蘭級
巴伐利亞級
沙恩霍斯特級
其它未建成艦
L 20e α方案
  • 不適用
H級
  • H號艦
  • J號艦
  • K號艦
  • L號艦
  • M號艦
  • N號艦
葉卡捷琳娜二世級英语Ekaterina II-class battleship
  • 錫諾普號英语Russian battleship Sinop
  • 勝利者佐治號英语Russian battleship Georgii Pobedonosets
  • 葉夫斯塔菲號英语Russian battleship Evstafi
  • 金口約翰號英语Russian battleship Ioann Zlatoust
  • 自由號英语Russian battleship Imperator Aleksandr III
無同級艦
  • 民主號
德國戰艦列表
  • 航空母艦
  • 戰艦
  • 戰鬥巡洋艦
  • 裝甲艦(袖珍戰艦)
  • 鐵甲艦
  • 巡洋艦
  • 巡洋護衛艦和巡洋巡防艦
  • 驅逐艦
    • 大型魚雷艇
    • 二戰時期驅逐艦
    • 二戰後驅逐艦
  • 通報艦
末代战列舰
交付
仅设计
骗局
  • K-1000